重庆铭博医院中医张忠民指出:中医鉴定胃溃疡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1、望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来判断病情。胃溃疡患者常表现为面色晦暗或苍白,舌质偏红或偏暗,舌苔厚腻,尤其是舌中部舌苔增厚。舌苔黄色或白色厚腻可能与湿热或寒湿内蕴有关。
2、闻诊:通过闻患者的口气、体味等辅助诊断。胃溃疡患者常有口气酸腐或口臭,可能提示胃热或消化不良。
3、问诊: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胃溃疡患者多有上腹部疼痛、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或刺痛,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夜间疼痛较为常见。部分患者还可伴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4、切诊:中医通过脉诊和腹部触诊进一步明确病情。胃溃疡患者脉象多表现为弦脉或细脉,尤其是右关脉对应脾胃可能有异常。腹部触诊时,上腹部可能有压痛或紧张感。
中医治疗胃溃疡的核心在于调理脾胃,辨证施治。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改善。
治疗方法:
1、中药调理:根据辨证结果,可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如脾胃虚寒型常用理中汤,胃热炽盛型可用清胃散,肝胃不和型可用柴胡疏肝散。常用中药包括党参、白术、茯苓、黄连、吴茱萸等。
2、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脾胃功能,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中脘、脾俞等。针灸可缓解疼痛、促进胃黏膜修复。
3、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推荐适量食用小米粥、山药、南瓜、红枣等养胃食物。
4、生活习惯改善: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对胃溃疡的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鉴定和治疗胃溃疡强调整体辨证,通过综合调理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促进溃疡愈合。对于疑似胃溃疡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如胃镜明确诊断,同时配合中医调理,以达到最佳疗效。
重庆铭博中医主任医师--张忠民
★重庆铭博医院中医科专家
★中国中医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武维平名医工作室成员
专家简介
现为重庆铭博医院中医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四十年,致力于疑难病症的中医临床诊疗研究,曾任中医院病特需门诊院长,原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专家。首批访欧专家团成员之一,游学于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上总结出独特心得,获得国家医学专利4项,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力量。
2014 年受邀参加了"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首次提出中医治疗“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治疗概念。对中医治疗新成果发动态做了相关报告得到了与会科学家和院士的认可。
擅长项目
中医内科、中医外科、心脑血管、二三尖瓣反流、血管狭窄、脑梗、心梗、脑供血不足、早搏、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炎、肝硬化、脂肪肝、过敏性鼻炎、咽炎、脑鸣、耳鸣、慢性胃炎、胃溃疡、美尼尔综合症、灼口综合症、月经不调、痛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胆囊息肉、疝气、顽固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风湿病、腰腿痛、头痛、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盗汗、头晕、内分泌失调、脾虚、肾病、肾阳虚、眩晕症等各种疑难杂症。